展覽已結束
「文字的力量:二二八事件民間出版品」特展

1947年,台灣在二戰結束、政權轉換之際,發生了二二八事件。隨後超過38年的戒嚴統治,讓台灣社會長期處於言論思想受到箝制的白色恐怖時期。然而,台灣人民追求言論自由與探索真相的渴望與勇氣,仍以各種可能的方式,挑戰制度,突破現狀,最終衝破威權的藩籬。

戒嚴時期二二八這道歷史傷口成為不可碰觸的禁忌,但仍有許多先進為平反冤屈、追索歷史真相而努力發聲。這股來自民間的力量,透過文字的書寫,或是在海外發行、或是在國內冒著被查禁風險以地下/非正式管道流通、並且在社會運動場合中以宣傳小報的方式傳遞,展現出民間自主出版的力量,為二二八真相調查與研究留下歷史的軌跡。

詳細內容

전시가 끝났습니다
글자의 힘 228사건 민간출판물 특별전

詳細內容

展覽已結束
「自由之前、民主之後」系列活動 3:「那些年我們不能做的事」文物展

自由是民主根基,民主則是實現自由的方法。臺灣的民主發展雖然短短不到半世紀,卻是國際社會重要的指標。自由之家在2019年公布的Freedom and the Media: A Downward Spiral報告中,臺灣和澳洲、加拿大、法國、德國等國家,同列最自由的國家。

言論自由固然是當今全世界擁戴的普世價值,但隨著科技的發展、網路的發達,部分有心人士假借自由之名,行破壞自由價值之實,正利用銳實力操控消息的來源,蛀蝕民主的真諦。而我們該如何深化民主並珍惜自由,是現代公民社會最重要的課題。

詳細內容

온라인 전시
228 이후 - 신세대들은 역사를 어떻게 이해해야 할까

계엄이라는 시대적 분위기 속에서 228사건은 거론될 수 없는 금기여서 수많은 타이완인은 이 섬의 역사를 제대로 알 수가 없었다. 근년 이래 소셜네트워크서비스(SNS)가 널리 보급되면서 점점 더 많은 사람들이 교육체제 이외의 당시 사회 의제에 대해 주의를 기울이기 시작했다. 작가들은 228을 주제로 하여 이 땅에 관한 더 많은 이야기들을 묘사하며, 서술의 시각도 민주의 흐름에 따라 차이를 보였는데, 이는 228사건에 대한 세대간의 인식이 다르다는 점을 반영한 것이며, 이러한 차이점을 통해 상호간의 대화의 문을 열어 우리의 228사건과 민주 인권에 대한 이해를 심화시키고자 하였다.

詳細內容

線上展覽
二二八之後的我們:新世代如何解讀歷史課題

展示部分以二二八事件為題的作品,看見創作者們如何解讀歷史課題,當人們開始提起更多關於二二八事件、民主、人權等議題時,不僅講述曾經埋藏在記憶中的故事,也將成為未來世代解讀歷史的養分。這些串起過去與未來、質疑與認同兩端觀點的對話,將成為反思歷史論述的一個媒介,透過對歷史不斷提問、差異創造對話的可能,深化我們對二二八事件及民主人權的理解。

詳細內容

展覽已結束
被遮蔽的燭光
殷海光誕生百年紀念特展

殷海光,生於1919年12月5日,病逝於1969年9月16日,臺灣戒嚴時期自由主義代表人物之一。自詡為五四之子,高中時期便著迷哲學,進而鑽研羅素、海耶克等大家思想,曾任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文筆精鍊,曾引薦許多西方哲學書籍、發言批判專制政權,更透過教育、媒體、演講,在戒嚴時期的臺灣點亮一盞燭光。

今年逢殷海光誕生百週年、逝世五十周年,展覽中將介紹殷海光的生平、思想與重要事件,並透過各種文物、書信,從更貼近生活的面相認識這名風骨文人。雖然身處於晦暗年代,殷海光仍堅持理想,縱使備受阻礙,仍在短短五十年中,對民主自由、言論自由、思想自由帶來不可磨滅的影響,為臺灣民主發展與自由思想啟迪鋪陳出一段緊湊且精采的篇章。

詳細內容

展覽已結束
他們的年代:臺展92
迸發的璀璨——陳植棋生平展

陳植棋,臺灣第一代西洋畫家,1906年1月生,1931年4月病逝,得年26歲。他的人生,就如同煙花般,瞬間迸發,璀璨耀人,但也倏忽地消失在黑夜中。他的名字,屢屢在台日兩地各大美展競賽中出現,也可以在蔣渭水、陳澄波等幾位民族運動家和政治受難者的文獻上,以相近的角色出現。他不僅以油彩表述對於美感的自主意志,也身體力行,透過行動參與、集結社團及演講撰文來表達他所追尋的臺灣民族意識,以「必須創造出具時代性的臺灣藝術」為目標,是1920年代日治時期民族運動及文化啟蒙的潮流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展覽中,我們將認識陳植棋繪畫的啟蒙,與人生轉捩點的「旅遊事件」罷課退學,前往東京研習美術,以天才之姿在台日兩地畫壇大放異采,並積極成立參與畫會培育後進;他對臺灣民族社會運動也甚為關心,長期為臺灣文化及民族意識的前途而臺日兩地奔走,儘管受到兩地警察的嚴密跟蹤與監視,仍舊澆不息他致力提升臺灣文化水平及追求臺灣民族意識的理想,其一生奉獻足為臺灣畫壇之典範。

詳細內容

展覽已結束
特展|沒有圍牆的監獄:維吾爾人的今天

今年初由美國維吾爾人協會(Uyghur American Association, UAA)和一群維吾爾婦女組成的團體「One Voice, One Step」共同發起一項行動,在全球15個國家的33座城市,舉辦一系列攝影展,攝影展主題環繞「集中營回來了(Concentration Camps are Back)」,抗議中國再教育營任意逮捕了100多萬維吾爾人。希望喚起大眾對維吾爾族人權狀況的關注。

此次除了邀請上述攝影展來台展出之外,為了讓民眾更了解維吾爾族豐富與獨特的文化,更透過多方管道輾轉取得珍貴資料,從歷史脈絡到自治區與「再教育營」(集中營),進行深入淺出的介紹,期待藉本次展覽呈現新疆現在的真實樣貌。

詳細內容

展覽已結束
特展|二二八與現代紀事——《台灣青年の歌》:氫酸鉀海報作品展

發生於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是台灣近代史上影響最鉅的國族傷痕,不僅對族群和諧及民主發展有重大衝擊,也造成近代台灣初期現代化的終結。解嚴後,政府為省思並推動國家和平、消弭族群對立,特將二月二十八日訂為國定紀念日。為表達對二二八事件之追思及跨越歷史斷裂,紐約僑教中心擬延續二二八國家紀念館《他們的年代》系列活動,結合臺美文藝協會、北美粉彩畫家協會及台灣會館等社團,規劃在紐約僑教中心舉辦『二二八與現代紀事——《台灣青年の歌》:氫酸鉀海報作品展』,透過青年藝術家眼中認真而耀眼的阿公阿嬤世代,重現二二八之前的台灣青年在這塊土地上努力留下的痕跡以及島嶼的人們不分族群曾同為命運共同體的歷史記憶。

詳細內容

絆:阿公阿嬤的日本時代.氫酸鉀創作畫展開幕酒會【高雄場】

本次展覽展出畫家氫酸鉀的40幅日治時期為主題的創作繪畫,及一座新型態的半立體裝置藝術品,傳達出魔幻寫實的視覺體驗,特地邀請懷舊古物達人楊燁、收藏家鄭喬維、甘季豪先生及台灣老兵協會董事朱家煌醫師等知名收藏家特地精選日本時代的珍藏古物於現場陳列展示,讓我們對於日治時期的台灣有更具題的想像,歡迎帶著朋友及家人,一起到高雄克朗德美術館,參觀畫家氫酸鉀畫作對日治時期的認識與想像。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