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推廣
教學手冊內文
說明:二二八基金會發行之二二八和平週教學手冊,內容闡述二二八事件的經過及影響,補充現有二二八歷史教育教材的不足,手冊中並設計了教案單、學習單,方便老師配合教案教學。(歡迎下載)
教學手冊下載
教案單
說明:提供老師有關二二八教育的教學方向,透過認識、印證、教學演示的過程,活用二二八和平週教學手冊。(內有4份word檔案)
- 1. 二二八和平週教學活動設計
- 2. 二二八討論提綱
- 3. 現代詩朗誦演示
- 4. 改編劇本-黃素小編年
教案單下載
學習單
說明:由老師精心設計的學習單,包含社會和語文領域,提供學生學習方向並驗證學習成果。(內有7份word檔)
- 1. 社會領域學習單-1
- 2. 社會領域學習單-2
- 3. 社會領域學習單-3
- 4. 社會領域學習單-4
- 5. 社會領域學習單-5
- 6. 語文領域閱讀測驗
- 7. 戶外教學學習單(嘉義版)
學習單下載
二二八事件教材著作及調查考證補助
二二八事件真相調查與責任歸屬之釐清是本基金會的法定職責,亦是推動轉型正義的重要工作,透過對過去歷史的重新檢討,不僅有助於臺灣內部的和諧,進而凝聚國人對自由、民主及人權的共識。
為鼓勵與二二八事件研究有關之單位或個人,基金會制訂『二二八事件教材著作及調查考證補助辦法』,依補助辦法獎勵從事有助瞭解二二八事件真相、撫平歷史傷痛,以及促進族群和諧與臺灣社會和平之教材、著作及調查考證等範圍所完成的作品(包含1.博、碩士論文;2.學術研究報告;3.圖書、有聲及影像出版品;4.二二八事件相關教學教材之推廣;5.音樂、美術、舞蹈、攝影、戲劇、建築之創作或展演),欲申請者,請備齊申請表、完成之作品8份、機關許可立案及法人登記證明等文件,於每年七月三十一日前送至基金會遞案申請。
相關作業辦法及申請文件
作品發表
|
|
|
|||
111 |
朱書漢 |
〈台灣信託產業的興起、合併與接收(1913-1947)〉(學術研究報告) |
|||
111 |
盧凱晴 |
〈觀眾如何理解創傷記憶──二二八國家紀念館觀眾研究〉(學術研究報告) |
|||
111 |
王明哲音樂國際協會 |
〈二二四哪會是二二八〉(圖書、有聲及影像出版品) |
|||
111 |
麓雅札娜原創群有限公司 |
〈原來不是如此──林明勇事件〉(圖書、有聲及影像出版品) |
|||
111 |
社團法人台灣共生青年協會 |
《不沉默紀錄:屬於台灣人的二二八行動主義》(圖書、有聲及影像出版品) |
|||
110 |
貝米有限公司 |
【恆月三途樂團—噤夢專輯】(音樂創作) |
|||
110 |
陳佳德 |
【1947年屏東市「三四事件」之研究】(學術研究報告) |
|||
109 |
周定邦 |
【周定邦台灣唸歌專輯:BOK血Ê孔嘴(湧血的傷口)】(音樂創作) |
|||
109 |
游佩芸 |
【編織多重歷史記憶:解嚴以來通俗類型小說如何再現二二八】(碩士論文) |
|||
109 |
盧慧芳 |
【基隆官廳舍遺址:田寮港畔的黑暗與光明(課程教材)】(圖書、有聲及影像出版品) |
|||
109 |
社團法人台灣客社 |
【二二八藝文昇華到人權教育立法種子教師工作坊】(二二八事件相關教學教材之推廣) |
|||
109 |
龔書永 |
【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參觀動機研究】(學術研究報告) |
|||
108 |
李禎祥 |
【二二八事件的虐殺與逃亡】(碩士論文) |
|||
108 |
江子揚 |
【威權象徵的文化符碼與歷史記憶意涵:中正紀念堂作為中心的討論】(學術研究報告) |
|||
108 |
曾冠鳳 |
【偉大而美好的種籽:重繪二二八看見人民迸發的力量】(圖書、有聲及影像出版品) |
|||
107 |
林江臺 |
【跨越時空-重返1947二二八】(實境冒險教材) |
|||
107 |
劉熙明 |
【蔣介石如何看待國軍殺害平民】 |
|||
107 |
盧慧芳 |
【八堵~暖暖畔的人權基隆河】(AR故事繪本) |
|||
107 |
李建慧 |
【二二八故事紀實】 |
|||
107 |
李思儀 |
【二二八事件期間雲嘉南地區青年學生的反抗行動】 |
|||
100 |
劉熙明/亞太創意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
檔案的玄機:二二八事件的社會菁英被害與蔣介石之關係 |
|||
100 |
侯坤宏/國史館纂修 |
研究二二八 |
|||
99 |
洪維健/紀錄片導演 |
【蔣宮行館】紀錄片 |
|||
98 |
洪維健/紀錄片導演 |
【白色悲歌】紀錄片 |
|||
98 |
劉熙明/親民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
再論蔣介石在二二八事件中的責任:由蔣介石運用特務的行為模式來分析 |
|||
98 |
余金龍/新生醫護管理專科學校教授 |
新生醫護管理專科學校二二八事件課程教材 |
|||
97 |
蘇瑤崇/靜宜大學專任副教授 |
二二八事件中的媒體宣傳戰 |
|||
97 |
王富祥院長/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理學院 |
二二八事件日籍琉球人被殺害冤死紀錄片 |
|||
96 |
鄭志敏/高雄縣私立輔英科技大學人文與管理學院 |
從市參議員到悽慘議員-論二二八事件前後的第一屆高雄市參議員 |
|||
94 |
余連春 |
頂天立地 |
|||
94 |
柯怡禛 |
尋回遺忘的歷史—二二八歷史教育的回顧與展望 |
|||
94 |
洪維健 |
碑情推手 |
|||
94 |
開南管理學院 |
二二八事件前本土菁英的參與障礙與其我群意識之形成 |
|||
94 |
嘉義市二二八事件研究協會 |
嘉義縣市二二八事件口述歷史製作/二二八事件相關法律之探討 |
|||
93 |
洪維健 |
「風雲行館」影像製作 |
|||
93 |
海洋台灣文教基金會 |
「228小水牛」出版、推廣計畫 |
|||
92 |
嘉義市二二八事件研究協會 |
二二八事件見證者座談會暨編訂口述歷史 |
|||
92 |
基隆市二二八關懷協會 |
基隆市二二八事件真相調查 |
|||
92 |
施國政 |
台灣二二八紀念碑影像及資料出版 |
|||
92 |
洪維健 |
「傷痕和銅像」製片 |
|||
92 |
開南管理學院 |
當代二二八事件史述中的國族想像 |
|||
92 |
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
二二八事件新史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
91 |
開南管理學院李汾陽副教授 |
開南管理學院開設二二八事件課程教學及教師進修教材編寫 |
|||
91 |
靜宜大學蘇瑤崇助理教授 |
台灣省行政公署與台灣總督府體制之比較研究 |
|||
90 |
靜宜大學蘇瑤崇助理教授 |
葛超智先生與二二八事件研究計畫 |
|||
90 |
夏春祥助理教授 |
二二八事件-社會真實與歷史文本 |
|||
90 |
台大社會科學院邱榮舉教授 |
二二八事件與台灣政治發展 |
|||
90 |
台灣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盧信昌副教授 |
二二八事件之經濟面剖析 |
|||
90 |
輔仁大學社會系陳正和副教授 |
二二八事件的政治社會化與國家認同:不同世代大學生的比較分析 |
|||
89 |
健行技術學院 |
二二八事件時期台灣供需之研究 |
|||
89 |
輔仁大學 |
二二八事件口述歷史補遺:中央警校台幹班的集體記憶 |
|||
88 |
國立台灣大學法學院 |
二二八事件與台灣政治發展 |
|||
88 |
林麗雲 |
二二八事件與戰後初期的民間報業 |
|||
88 |
財團法人台灣和平基金會 |
在台灣相遇-族群共榮的畫譜 |
|||
88 |
林阮美姝 |
受二二八事件影響之報社及報界關係人士 |
|||
88 |
財團法人綠色和平文教基金會 |
愛拾希望-二二八台語文歌劇 |
|||
88 |
財團法人采苑藝術文教基金會 |
流過故鄉的河-台灣歌謠系列一 |
|||
88 |
陳翠蓮 |
戰後初期台灣政治結社及其活動 |
|||
87 |
國立中山大學 |
二二八事件時期台灣之經濟情勢與政府對策 |
|||
87 |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
「新聞、歷史、分析記憶:當歷史成為新聞」從言說角度檢視媒介的二二八報導 |
|||
87 |
潘是輝 |
二二八受難者游賜壹先生口述歷史 |
|||
87 |
財團法人台灣和平基金會 |
「詩與畫的和平對話」徵選活動 |
|||
87 |
嘉義市二二八關懷協會 |
嘉雲南地區二二八事件影像 |
|||
87 |
靜宜大學人文科 |
靜宜大學八十七年度「二二八事件」紀念活動 |
|||
86 |
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
族群正義與人權保障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談「原住民與台灣族群問題」-孫大川 |
|||
86 |
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
族群正義與人權保障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族群和諧與基本人權-黃默 |
|||
86 |
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
族群正義與人權保障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族群正義與國家認同-江宜樺 |
|||
86 |
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
族群正義與人權保障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從新加坡看台灣的族群問題-洪鎌德、郭俊麟 |
|||
86 |
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
族群正義與人權保障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從省籍矛盾到族群差異-蕭新煌 |
|||
86 |
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
族群正義與人權保障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灣婦女人權的展望與前瞻-王麗容 |
|||
86 |
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
族群正義與人權保障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灣婦女人身安全之探討-黃富源 |